不干不净吃了可能有病夏天儿童手足口病高

文章来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发布时间:2023-4-25 14:31:37   点击数:
 白癜风怎样治疗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487578.html

相信很多宝妈都知道夏天是肠道病毒相关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很多宝宝到了夏天可能不期而遇地迎来了腹泻、肠胃不适的毛病,虽说夏季小儿腹泻只要经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再吃点药就能痊愈,不足为惧。但是“手足口病”这个由肠道病毒引发的疾病可就不那么容易发现和解决了!

一、不干不净,吃了可能有毛病!

小杜今年3岁了,爱吃手的毛病还没来得及纠正便上幼儿园了。妈妈也担心小杜平常活泼爱玩,玩过玩具后、到处摸爬打滚后,手总是不经意伸进嘴巴里。有时候吃的东西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小杜总会马上捡起来吃。妈妈好几次见到想要阻止,可是老人家却不以为然,笑嘻嘻地说:不干不净,没了没病。小杜这是节约粮食!妈妈看小杜照样活蹦乱跳的,也就此作罢。

可刚上幼儿园不久,小杜的手和脚就出现米粒大的疱疹,嘴巴里面也发现了口腔溃疡,还有发烧的症状。老师发现后急忙给父母打电话,孩子可能患上了手足口病!小杜妈妈慌慌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宝宝确实是得了手足口,医院隔离治疗,其他幼儿园的宝宝也必须严密的观察,因而引起了不小的恐慌。

其实很多宝宝都有爱吃手、吃玩具、不洗手的坏毛病。不少老一辈们觉得这些坏毛病都是小事,所谓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多吃点细菌还能增强免疫力。可实际上,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会专挑一下不爱干净的宝宝下手。手足口病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今天北辰妈就来给大家讲讲何为手足口病。

二、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顾名思义是一种累及手、足、口腔以儿童和幼儿为主要感染对象的传染病,夏季5-7月高发、早期不易发现、起病急、传染性强,传播方式多样,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通过宝的脏手接触到患病宝宝污染的物品,或者吸入患病宝宝的唾沫星子。

大部分的宝宝患病后会明显地表现为发烧,手、足、屁屁起小水泡样的疱疹,口腔长溃疡,不是在脚腕子,腿部和手腕也不是常发的部位!另外,宝宝的臀部也有可能出现疹子,因为是肠道病毒,往往只在肛门的周围出现,而不是整个大臀部。

提示:宝妈宝爸们要注意区分宝爸的荨麻疹与手足口的疱疹!

少数宝宝,特别是感染肠道病毒71的宝宝病情可能持续加重,形成重症手足口病。而这个肠道病毒71特别喜欢入侵神经系统,可造成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或者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呼吸衰竭等。抢救不及时甚至导致宝宝的死亡。

得了手足口病,就像参加抽奖活动,大部分宝宝都是拿个安慰奖,病情比较轻,一周内能自愈。只有宝宝运气不好,少数抽中特等奖,也就是发展为重症手足口,这部分宝宝病情会持续加重,病毒会侵入神经系统,可能引起神经、循环、呼吸系统症状,特别是可能引起神经方面的后遗症,甚至导致宝宝的死亡。

目前我们还没有针对手足口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和疫苗!因此,宝妈们千万不要以为手足口病只会导致宝宝起点疹子,严重的手足口病可是非常危险的!

三、什么样的宝宝容易会得手足口病?

1.1-5岁的男性宝宝

五岁以下的宝宝抗体水平低,免疫力较差,且一岁以后的宝宝随着运动和肢体功能的发展,活动范围增大,接触到病毒的可能性也随着增大。男孩较女孩患病几率高也是因为男宝宝比女宝宝更活泼好动,自身卫生情况较女宝宝差。

2.卫生习惯差的宝宝

一般来说卫生习惯差的宝宝比如喜欢吸吮手指、咬玩具的宝宝容易得手足口病。洗手观念差的宝宝、饭前便后、外出活动后不洗手的宝宝较勤洗手的宝宝更容易得手足口。由爷爷奶奶带的宝宝,或者父母对宝宝的卫生教育不重视会增加宝宝的患病风险。

3.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差

人口密度大的城市,卫生差、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区容易造成了病原体的滋生,宝宝更容易患病。幼儿园由于宝宝多,更容易通过接触患病宝宝污染的物品如公用玩具,或吸入患病宝宝的飞沫造成感染。四、什么情况下要怀疑宝宝得了手足口?

手足口病的表现复杂多样。

1.一般情况:大部分患病的宝宝表现为:发热,口腔、手、足、臀部皮疹,一周多可自愈。一般口腔溃疡不易发现,此时宝宝可能表现为拒绝吃东西、流口水,这时宝妈应该注意检查一下宝宝的口腔。

2.少数患病宝宝可能发展为重症,此时比较难以发现。

如果宝宝皮疹不明显而出现以下症状,那么可能在短期内将发展为重症手足口,宝妈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要耽误了治疗!

1.持续高热不退:一般超过一周体温没有下降提示病情比较重

2.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这时候病毒已经侵入了宝宝的神经系统

3.呼吸、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发凉:这个时候提示宝宝可能出现了心肌炎

五、宝宝诊断为手足口病,该怎么治疗?

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也没有有效的疫苗,一般采取对症治疗。

1.对于一般的患病宝宝

(1)注意隔离: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泛,要做好隔离,以免感染其他宝宝,直到宝宝体温正常、皮疹消退,一般需要隔离2周。宝宝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

(2)清淡饮食、保证营养

应该保证营养,给予宝宝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必要时可服用适量的维生素B、维生素C等饮食,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更有利于抵抗病毒的入侵。对于因口腔溃疡而影响进食的宝宝,可适当的补液,以维持正常需要。

(3)监测体温

如果体温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等)或者用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禁止使用阿司匹林,因其可引起Reye综合征(Reye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4)抗病毒治疗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属于RNA病毒,病原体多样,目前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很多医生喜欢开一些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喷雾或者雾化、利巴韦林等。但是北辰妈认为,这些抗病毒药物其实效果不大。国外的权威机构的观点是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否定了抗病毒药物的效果。而我们国内的指南却只给出这些抗病毒药物有一定疗效,并没有给出相应的依据。特别是有部分儿科医生会用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轻度手足口病的疱疹。认为只要疱疹愈合了病就好了。可这种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治疗手足口病的手段是缺乏合理性的,因为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病毒药物至少应该进入血液并达到一定血药浓度才能起作用,而气雾剂作用于皮肤就能产生效果,这就好比一个鸡蛋坏了,难道在蛋壳抹点消毒水,就能把鸡蛋变好了吗?

总之,大部分手足口病的病程短,可自愈,没有必要使用抗病毒药物。

(默默吐槽一句,有家长也会使用板蓝根,但那根本也没效果,可实验结果证明,板蓝根冲剂对目前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都没有很有效的作用,中华医学会主席钟南山院士就已经指出了:板蓝根冲剂不能起到预防手足口病的作用。)

(5)口腔和皮肤护理

很多宝妈担心宝宝的皮疹会留下痕迹,幸运的是手足口病的皮疹消退之后并不会留下色素沉着和疤痕,所以不用担心会影响宝宝的颜值啦!

2.病情危重的宝宝

这类宝宝多伴有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或者呼吸系统并发症。

(1)一般治疗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药物及物理降温退热;保持患儿安静;惊厥病例使用地西泮、咪达唑仑、苯巴比妥等抗惊厥;吸氧保持气道通畅;注意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并发症治疗

神经症状的治疗:控制颅内压,积极给予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必要时使用利尿剂。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酌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降温、镇静、止惊,保证宝宝在安静的环境休息。

呼吸、循环衰竭的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氧饱和度,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物质、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血液净化和体外生命支持治疗。

六、手足口病这么可怕,怎么才能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呢?

很多宝妈都有这样的疑问,如果宝宝已经得过手足口病了,还会再发生感染吗?答案是肯定的,肠道病毒的病原种类复杂,一般来说宝宝得过一次手足口病只对其中一种病毒产生免疫力,但是如果下次流行的是另外一种病毒,那么依然有被感染的可能。所以,家长们可要谨记防大于治,做好预防措施才是上上策!以下是北辰妈的一些建议措施:

1.培养正确的卫生习惯

对于手足口病来说,手是重要的传播工具。而对于阻断手足口病的传播,第一件事就是洗干净宝宝的脏手。家长和老师应该教育宝宝培养正确的卫生习惯,不乱吃不干净、生冷的食物,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改正吸吮手足、咬玩具的坏习惯。

2.改善卫生环境

脏乱的环境容易滋生病菌,因此无论是宝宝的家还是幼儿园,都应该保证干净卫生。尤其是幼儿园因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宝宝接触的餐具、玩具应该定期消毒清洗。教室环境应该注意按时通风。

3.做好隔离

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极强,一旦发现有手足口病的可疑宝宝,要及时送诊,且对于患病宝宝接触到的餐具、玩具、床上用品要严格的消毒,避免病情的传播。

4.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目前尚未有针对手足口病的特异性的疫苗,宝妈们应该注意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多吃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经常锻炼身体有助于免疫力的提高。

七、宝宝得了手足口病,会不会有后遗症?

手足口病是一种自愈性的传染病,大部分的宝宝在患病后的1周内能自愈。但是有少部分的宝宝,尤其是感染肠道病毒71的宝宝可能会发展为重症手足口,主要表现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脑水肿和心肌炎、急性弛缓性瘫痪。如果救治不及时会威胁宝宝的生命。即使宝宝被成功抢救回来,也有很大可能表现出神经方面的后遗症如肌无力、肌瘫、面神经瘫、眼神经损害。因此,一旦得了手足口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写在最后,说了这么多,希望各位宝妈能加强对宝宝的卫生教育,不要把宝宝的不良卫生习惯不当回事。不要相信所谓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如果宝宝出现了手、足、臀部的皮疹或者口腔溃疡,要及时就医,切勿耽误了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masy.com/ystl/15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