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过后如何消毒防疫,手把手教你大众网

文章来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发布时间:2024/2/22 12:33:52   点击数:
 舜网讯连日来,强台风“利奇马”带来的强降雨使济南很多区域发生了积水甚至洪涝灾害。洪水过后,环境潮湿,细菌易滋生,水源易遭到污染,食物容易变质,再加上人员接触污水机会增多,因此,各类传染病极易传播。洪灾地区容易发生七大类疾病:1、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痢疾、伤寒、甲型肝炎、感染性腹泻等。2、自然疫源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3、虫媒传染病,如疟疾、乙型脑炎等。4、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等。5、中毒,如食物中毒、农药中毒。6、皮肤病,如浸渍性皮炎(俗称“烂脚丫”、“烂裤裆”)、虫咬性皮炎、尾蚴性皮炎。7、意外伤害,如溺水、触电、中暑、外伤、毒虫咬螫伤、毒蛇咬伤。水灾时期的常见病症状及对策1.肠道传染病包括肠炎、痢疾、伤寒、霍乱、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以及其它肠道病毒感染等。防治对策:加强饮水消毒,爆发疫情时应加大消毒剂的用量;切实管理好粪便,避免污染水源;病人粪便要消毒;管好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2.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的传染源是鼠类、家畜(猪、牛)、以及人。病原体是钩端螺旋体。临床表现:发烧、畏寒、头痛、全身疼痛、全身衰弱、腓肠肌痛、眼结膜充血、鼻出血等。防治对策:灭鼠、管好家畜,病人排泄物消毒,疫区高危人群和进入疫区工作的人群接种钩端螺旋体菌苗,个人保护方法如预防皮肤刺伤、减少接触疫水等。3.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是病毒,传染源是黑线姬鼠,传播途径可能是皮肤接触或虫媒传播。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38℃以上,全身酸痛,面、颈、胸部充血潮红,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上腭黏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典型病程有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防治对策:灭鼠是关键,还要防鼠,在劳动、休息、居住的地方避免鼠接触人,同时要杀灭虫螨。4.疟疾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防治对策:下大力量消灭蚊虫;填埋积水坑洼消灭蚊虫孳生条件;治疗疟疾病人,包括疟疾休止期有疟疾史的人服药;无病的健康人在流行时预防性服药。灾后消毒原则消毒应遵循先清理,后消毒原则,首先清理杂物和淤泥,冲洗干净,然后进行消毒。1、加强环境消毒。对受淹的室内地面、墙壁及物品应进行及时消毒,对临时灾民安置点应随时进行消毒,防止传染病的发生。2、确保重点场所及时消毒。暴露的粪便、排泄物要及时处理、消毒,防止污染扩散。3、及时处理动物尸体。家畜、家禽和其他动物尸体应尽早处理。4、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masy.com/xgyy/159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